近日,广州海珠文物监测中心揭牌,针对基层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分布广、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监管难度大的问题,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运用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深挖文物保护的新解决方案和新技术应用,打通文物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文物监测中心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预防性保护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文物保护研发中心和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演示厅三个部分。
控制中心的功能是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统计文物基础信息,展现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在控制中心“文物安全预警管理平台”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各种文物数据一览无余。
管理平台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文保概况板块,主要展示本区域文物基础统计数据和文物风险情况基础统计数据,使用单位可通过这个板块快速了解本区域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概况;第二板块是文物巡查数据板块,通过展示巡查业务数据统计分析及数据可视化图标,了解文物保护巡查工作进度,分析文物面临的异常情况和风险类型;第三板块是文物监测系统运维数据面板,提供该区域文物监测点的数量、物联设备、告警情况等数据;第四板块是文物技防展示面板,可调取文物点安防监控视频画面,显示关联文物保护设施的多维度监测数据;第五板块是文物一张图板块,在GIS地图上加载全市所有的文物点信息,显示文物二线图、文物基本信息(文物级别、物权人、地址电话、文物简介、文物图片等)、文物风险等级、文物安全档案资料、文物航拍资料、安防情况、文物监测等数据,让管理者对文物情况一目了然。
目前,文物安全预警管理平台不仅开发了PC端,还开发了手机小程序端,在手机上就能方便、快捷地了解文物安全情况。
文物保护研发中心则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预防性保护及管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研发和探索。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演示厅是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预防性保护的物联网技术呈现和场景使用探索。
据广州市冠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景枫介绍,针对不同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将开展振动监测、沉降监测、位移监测、白蚁监测、裂缝监测、倾斜监测、环境监测等监测工作,通过多维度监测方法对文物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测,为文物保护、修缮及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