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出关于《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公众参与情况的说明,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五大方面回复,其中涉及线网规模、线路功能层次等热点话题。
8月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下简称《规划》)公示,向社会征求意见。本轮《规划》为广州构建了高速地铁、快速地铁、普速地铁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规模达到53条,2029公里,与上一轮规划对比,新增30条、1004公里线路。
为加大公众参与力度,广泛听取公众意见,2022年8月2日至31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了为期30天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8-2035年)》公众意见征询工作。公示期间,社会各界踊跃参与,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共计102560份。报告称:“非常感谢公众对全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局高度重视,组织技术人员逐天逐条梳理分析广大市民需求,分门别类对意见进行了归纳。”经研究,现从五个方面对征集的意见予以反馈。
一、关于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偏大的意见
回复: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城市建设、城市交通等基础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交通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共同确定。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应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的主体作用。
本次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按照“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的总体原则,采用出行需求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经测算宜控制在2000公里左右,规划方案规模约为2029公里,人均线网规模符合广州城市交通实际出行需求,支撑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体功能作用。
二、关于优化轨道交通线路功能层次的意见
回复:综合考虑轨道交通服务范围、轨道技术标准、线路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括城市轨道快线、轨道普线。有轨电车另有专项规划。
轨道快线分为高速地铁和快速地铁,针对中心城区、副中心、外围综合城区提供差异化轨道交通服务。在中心城区与副中心、外围综合城区、周边城市中心区之间的主要交通走廊上布局高速地铁,实现高速直达;在中心城区向外放射交通走廊布局快速地铁,提高线路平均运行速度,实现快速通勤;在中心城区、副中心内部编制强覆盖的普速轨道网络,在外围综合城区搭建普速轨道交通骨架。